9月15日,据获悉,阿里云已经在浙江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山东、陕西、海南、山西、四川、上海、云南11省(市)落地“数字农场”。
据阿里云智能自然资源行业总经理唐日新介绍,“数字农场”是通过AIoT、区块链、遥感AI等技术,将农田、作物、环境、种植、销售等信息进行全面数字化,从而帮助农业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。
湖北近年来立足于打造农业强省,东西湖葡萄曾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年,武汉市东西湖区开始合作阿里云打造省级智慧农业试点,项目在今年5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。目前有300亩土地、共16户农户率先使用了数字农业系统。
不久前,“数字农场”种植的“阳光玫瑰”葡萄迎来了大丰收。种植户陈海明介绍,今年种葡萄的体验和往年不一样。“数字农场”里的传感器可以采集作物土壤、气象、种植和水肥管理等数据。大棚土壤湿度低于70%时,系统会向手机发送预警信息。老陈通过手机应用,就能打开棚里的滴灌系统,为土壤补充水分。半小时后,土壤湿度数据恢复正常,滴灌系统自动停止运行。
唐日新认为,“数字农场”目前已经实现了农业数字化生产的第一步。“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农场不断积累农业知识,包括不同的单品以及不同区域的种植条件,再结合数据、模型、算法完成农业知识引擎的研发。它可以指挥数字农场的物联网设备,系统自动完成浇水或施肥等,从而提升效率和农产品优果率。”
此外,农业知识引擎还能解决降低气候异常损害、病虫害统防统治、产业市场风险管理等问题。
据唐日新介绍,目前阿里云正在多地开展农业试验,也期待与科研院所、行业企业深度合作,通过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