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:
- 1、群发短信和短信营销要注意哪些问题?有没有好的公司推荐?
- 2、历史转折中的华为,为何选择了余承东?
群发短信和短信营销要注意哪些问题?有没有好的公司推荐?
其一短信内容:出海公司在借助群发短信推广的时候,并不可以随意撰写短信内容。出海公司在撰写短信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内容规范,活动的主题是否明确,不能一条短信中带有多个意思。其次便是要注意在撰写短信的时候,短信中不要含有敏感词或违禁词汇,这样出海公司在发送短信的时候,用户是收不到的。所以出海公司在编辑好短信后一定要测试一下,查看群发短信是否能够成功发出。
其二发送短信时间:不同类型的短信其发送时间是不一样的,如出海公司在群发通知短信或验证码短信的时候,运营商是不会限制这类短信的发送时间,24小时都可随意发送,因为这类信息往往带有一定的急迫性,同时验证码短信是用户自主申请的。出海公司在发送营销短信的时候则需要注意,营销短信的发送时间并不是24小时,而是有特定的发送时间,如早上9:00-晚上8:00,出海公司在规划短信发送时间的需要注意。
其三发送短信的字数:出海公司群发短信推广应该都知道,一条国际短信的字符是160字,如果出海公司在撰写短信的时候超过这个字符,就要收两条短信的费用。其次如果公司撰写的短信内容过多,用户接收短信后无法一眼就了解公司要表达什么,其实这条短信的推广效果可以说是失败的,而且还浪费了公司的推广成本。所以公司在去群发短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问题。
牛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(牛信云/NXCLOUD)是一家专业提供CPaaS、SaaS、UCaaS等多种接入方式的国际云通信公司。自成立以来,专注于云通信领域的技术研发,陆续推出了多种短消息、音视频服务。目前,牛信云全球总部坐落在中国科技之都——深圳,并在宁波、上海、北京、成都、厦门等地设立分公司,同时在美国、新加坡、印尼、越南等八个**设立海外公司,深度合作客户有阿里巴巴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京东云、欢聚时代、金山云、猎豹、虎牙等头部互联网公司,旨在为中国出海公司提供一站式通信解决方案,帮助更多公司走向世界。
历史转折中的华为,为何选择了余承东?
在出售荣耀后,华为似乎不想让外界认为公司已经放弃手机业务,任何对手机业务误解的传闻当天即进行回应澄清。
但余承东出任华为云业务负责人,也体现了华为内部对云计算业务的重视。再加上此前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,从ICT(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)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群,至此余承东统筹华为的手机(智能移动终端)、 汽车 (智能 汽车 系统)、云与计算(Cloud AI)三大核心业务。
“余承东去哪个产品线,哪个产品线就成明星、主力产品线”,一位华为云老员工告诉Tech星球(微信ID:tech618)。华为的意图,似乎是让能打胜仗的余承东,从C端打到B端业务,不仅要在手机、平板、电脑等领域与苹果争雄,也要在云计算与AI领域与微软等互联网巨头竞争。
但目前两大业务前景都很面临挑战,“缺芯”难题让华为高端旗舰机Mate 40备货严重不足,下一代旗舰机Mate 50还能不能继续仍是未知。云计算业务的烧钱属性,也让任正非在内部发文提到:“不要学习阿里和亚马逊,他们在股市上有花不完的钱。”
已经是全球出货量第一的手机业务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六的云计算与AI业务,发展的剧情并没有预想中的顺利。华为未来发展的前景上,最终能不能成为苹果+微软?
华为手机在出售与否的传闻中徘徊之际,1月28日,老对手苹果发布了2023年Q1财报(相当于2023财年Q4)。苹果在这一季度中的整体营收达到1114.39亿美元,同比增长21%,创下单季营收新高;净利润为287.55亿美元,同比增长29%。
苹果财报如此亮眼,核心原因是其首款5G手机iPhone 12卖爆了。余承东曾对媒体放话,“我们的5G手机都到第三代了,其他对手(苹果)才是第一代”。但第几代不重要,因为芯片供应不足,华为Mate 40如今十分缺货,这款手机在很多渠道的价格已经炒到8000元,仍然一机难求。
回头看,华为手机业务从2003年起步,先做小灵通后做渠道商手机。当时华为的无线业务非常小,差点被停掉。2012年接管华为消费者业务后,余承东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挽救了手机业务。“不做低端的贴牌手机,我们要做中高端产品,推广华为的自主品牌,当时那是个很大胆的决定”,余承东在《华为是谁》纪录片中曾如此表示。
此后的华为P10手机,以漂亮的设计打响了名声,Mate定位高端商务的决定,也赢得了市场认可,荣耀系列的电商为主和主攻下沉打法,也夯实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根基。在2019年,华为手机的出货量也从微不足道,发展到超越苹果公司。
在做高端品牌这个战略决策下,华为分别在芯片、系统和生态合作伙伴三个领域发力。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被强制应用到华为手机中,经历了很坑的K3V2,到麒麟910、960、980、990、9000的持续进化,如今麒麟自主研发芯片已经成为华为手机的金字招牌。
华为面向下一代的鸿蒙系统也已经进入2.0测试版本阶段。Tech星球体验鸿蒙系统发现,其主打兼容安卓系统与应用,面向物联网时代是特色。鸿蒙研发人员演示了在教育、健身、 游戏 等领域的跨屏联动玩法,鸿蒙系统虽然不如苹果 iOS封闭,但服务的工作生活物联网场景,对于华为来说还是有很多商业化空间。
在打造生态领域,即便在2023年末芯片前景不见光亮的时候,华为还依旧召开了手机生态合作伙伴大会。主管华为移动服务生态(HMS)的华为全球生态发展部总裁汪严旻,当面向上千家生态合作伙伴承诺,华为不会放弃生态打造与出海发展的脚步。不过据Tech星球观察,从现场收集的海外市场看好前景来看,退美欧进东南亚和东北亚成为趋势。
应当说,如果再给华为2年时间,中芯国际将能突破更小制程的芯片生产问题,将能顺利生产华为海思芯片的5NM等高端芯片;鸿蒙系统的正式商业化版本也将正式发布,华为EMUI的生态合作伙伴也会越发成熟,从而在欧美利用HMS代替Google的GMS。
只可惜时间不等人,华为在即将能与苹果全面掰手腕的关键时刻,却被扼住了命运的喉咙。
云计算的四大核心,分别是计算、通信、存储、安全。可以说,华为在这些领域都具有顶级优势,因此进军云计算领域也是顺理成章。
但从华为公司内部战略看,过早做云计算与AI业务,与自身的卖服务器等硬件+系统解决方案的营收冲突,华为CloudAI与EBG业务内耗的问题一直难解决。所以,直到2017年华为云品牌正式对外发布,再到2023年,任正非在内部要求华为云成为全球公司的“黑土地”,帮助生态公司在上面种出土豆、花生等等。
今天的营收要为明天的发展让路,华为云的战略地位才被明确。
然而,尽管Canalys数据显示,华为云已经以15.5%份额位居国内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二。但在华为内网心声社区,还是有员工形容“过去三年是华为云失去的三年。”
在行业人士看来,毕竟以华为公司的体量,超越百度云、金山云等公司容易,然而要超越阿里云和腾讯云则有不小难度。华为自身缺乏电商、视频、 游戏 等线上业务,自身业务不涉及应用和数据做云计算,本身就有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的问题,而要去市场上争抢各行业客户,与起步、发展都较早的国内外巨头竞争,华为CloudAI BG 的组织打仗能力也成疑问。
华为云经历过三任负责人,第一任是现任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,在其担任轮值CEO期间主导了华为云的诞生与定位。由于徐直军一直在处于华为权力金字塔的核心位置,所以华为云能够从BU升级为BG,成为与余承东领导的消费者事业群平行的4个一级事业群。
有华为云老员工评价徐直军:“徐擅长搞高精尖,个人定位是想推一些跨时代的新技术”。比如,荣耀的AI手机Magic,徐直军就是背后推手。由于云计算本质是一种云服务,徐的履历与背景都更适合战略层面,因此华为云后续迎来了郑叶来和侯金龙。
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主要功绩是在将华为云产品化,目前华为云已上线210多个云服务、210多个解决方案,能够对大多数客户提供完整服务。而华为云BG总裁侯金龙曾是余承东招募的部下,为华为云拓展私有云、混合云和存储等业务拓展打下根基。
候和郑主导华为云发展的最大难题在于,二者是将,缺乏帅的能力,也就是无法统筹华为整个体系资源的能力。余承东的到来,将解决如何将帅一体、协调发展的问题,而且余大嘴“先说再做”的风格,与华为闷头做事的风格迥异,也有助于树立云业务BG的信心。
目前,云计算在国际有3A格局,也即亚马逊的AWS、微软的Azure和阿里巴巴的AliCloud。华为云还有很大的机会,根据Gartner最新报告显示,2019年华为云全球IaaS排名上升至第六,增速高达222.2%,全球增速最快。
如果,余承东能够解决华为云的内耗与士气问题,华为云成为“全球五朵云”的梦想指日可待。
当下的华为,可谓正是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。
有华为内部员工表示:2019年公司明确了智能计算产业,这算是公司从固定到移动,从运营商到公司,从连接到计算的第三次产业升级和转型。
但在这次命运转折点之时,国外的市场与技术封锁,公司内部的转型阵痛都让华为面临不小的压力。而余承东在消费者业务的成绩,也让其成为华为倚重之臣。如今,余承东负责华为面向未来三项核心业务,也有华为全新的战略考量。
余承东此前曾对消费者业务提出1+8+N战略,1是指智能手机业务,8是指平板电脑、智能手表、VR眼镜、车机等一系列业务,N则是泛IOT设备,至此手机业务不仅是华为贡献三分之一营收的部门,还是华为打通C端和B端业务的通道。
正如一位华为员工在内网心声社区介绍道,“如何避免重蹈GE物联网平台的悲剧,结合终端云利用手机流量进行破局可能是个选项。”很多华为员工赞同其观点,因为借此往上做大SaaS,这个城墙突破口里面是千亿美金的市场,逐渐完善搜索和推荐技术,华为将能对四层产业进行完整布局。
在这个战略生态中,最底层是 ICT 层面,这是华为起家的业务和根基;往上是云计算与AI业务,这一层提供数字基础设施能力;再上一层是华为手机等 IoT 设备,这些业务能将服务直接触达到人;更上一层是鸿蒙物联网系统,将生活、家居、车载、工作等场景统一;最后是华为的生态体系,聚集全球优秀的C和B端产品开发者,完善华为的各种服务。
华为目前也似乎正在按此方向前进。近期,华为云发布HMS生态扶持计划,首批提供5亿元的云资源,重点扶持1500个HMS应用。在商用阶段,每个应用还将获得最高120万元的广告资源扶持。
华为的梦想很大,但挑战也足够艰巨。
C端业务与苹果公司狭路相逢,B端业务要挑战成立已经40多年的微软。这也让华为不得不选择有所为和有所不为,比如,华为在任命余承东掌管智能 汽车 业务时,就提到华为不产 汽车 ,谁再建言造车就开除谁。在发展云计算与AI时,也选择缩小公司业务的发展规模。
余承东能够力挽狂澜,成为带领华为迈向下一阶段的中兴之将吗?
从余承东的履历看,清华毕业带来更好的格局与视野,在通信领域,余承东是第四代分布式基站第一发明人,也证明其是技术型人才。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成功,证明其战略和管理能力出众。大众眼中最直观感受到“余大嘴”的营销能力,反倒并不重要。
但这次任务也足够艰巨,余承东最大挑战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,完成华为的转型。从部分蛛丝马迹不难看出,华为正在缩减战线主攻核心领域,比如,有传言华为留下部分麒麟9000芯片,为研发Mate 50和P 50以保留手机业务火种;将华为云原总裁侯金龙调任数字能源董事长,也有利于余承东全面整合手机、 汽车 、云计算与AI业务。